商業興觀點 官民攜手 淨零轉型

經濟日報 商業發展研究院商業發展與策略研究所研究員 彭亞凡

為減緩氣候變遷,並控制全球升溫在1.5℃之內,自2019年英國第一個立法承諾淨零排放目標後,便敲響淨零排放之倡議活動,目前約131個國家宣示或立法2050年淨零排放。我國去年起便開始關注此議題,並啟動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修法作業,將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入法,規定得分階段對直接或間接排放溫室氣體之排放源徵收碳費。今年3月分亦召開台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記者會,於會中宣告我國12項關鍵減碳戰略,包含發展再生能源、節能、運具電動化、綠色金融、公正轉型等。

我國溫室氣體排放以工業為大宗,服務業則位居第四位,其來源主要是以使用照明、空調、冷凍冷藏等設備所需之電力消費為主,約占服務業總排放量86.9%。去年度因國內廠商持續擴增產能,以及後疫情時代民眾生活型態與消費習慣改變,使得2021年國內電力消費相較2020年成長4.3%。隨著警戒鬆綁,今年度行政院主計總處預估經濟成長可望超過4%,且國發會預估十年內(2021~2030年)電力需求年均成長約達2.6%,因此可預想今年度服務業用電將呈成長趨勢,在此趨勢上,節電將成為重要減碳議題。

不過,商業服務業多屬中小企業,家數眾多且分散,政府難以逐家輔導,於此或可藉由產業公協會著手,透過公協會了解產業之優勢及會員相互傳遞之力量,協助產業淨零轉型。綜觀鄰近國家,日本即有透過公協會推動產業自主減量的作法。其起源自1997年日本經濟團體聯合會針對工業部門及能源轉換部門提出自願性環境減量計畫,後續為能積極防止全球暖化、大幅降低溫室氣體排放,便進一步提出「低碳社會行動計劃」(現已更名為碳中和行動計畫),參與之行業將由產業公會設定自主減量目標與行動方案,以2020年及2030年作為兩個階段性目標,尋求最佳可行性技術以極大化減碳成效,並結合循環式品質管理模式(PDCA),由政府組成專家委員會定期檢視與驗證計畫執行情形。

碳中和行動計畫目前共有115個行業公協會參加,其涵蓋工業、能源轉換、運輸和商業部門,該計畫透過強化國內經營活動的減碳措施、加強與行動者(產業鏈和消費者)間的合作、促進國際減碳貢獻、發展創新技術等四大策略,達到減少國內溫室氣體排放亦協助全球減碳之行動。以日本特許加盟協會為例,旗下會員包括便利商店(7-11、全家、LAWSOM等)、餐廳(大戶屋、肯德基等)等類型,透過公協會召集會員訂定行業別目標、協助會員導入減碳措施、政府適時監督,並強化目標等計畫執行過程,促使日本特許加盟協會於2020年溫室氣體排放量相較基準年(2013年)減少18.3%、能源密集度較基準年減少8.4%,不僅達成第一階段目標,還超越進度123.5%。未來我國亦可借鏡此作法,強化與產業公協會之合作,促進產業低碳轉型同時,亦可達成國家減碳目標。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122331/6522296